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职场资讯 2024-2-18 10:54 850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定好闹钟⏰商务君按:戴安娜·阿西尔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曾是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策奖等文学大奖得主的编辑。76岁退休后,阿尔西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在职场手记《未经删节》中回望了自己的出版 ...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定好闹钟⏰


商务君按戴安娜·阿西尔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曾是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策奖等文学大奖得主的编辑。76岁退休后,阿尔西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在职场手记《未经删节》中回望了自己的出版岁月。如此杰出的出版人,经历过哪些打工故事呢?原来热爱出版工作的她竟然也会如你我一般,对周末加班和开早会深恶痛绝。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戴安娜·阿西尔是20世纪伦敦首屈一指的独立出版公司——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创始董事,为老板安德烈工作。她的作者名单群星闪耀——诺奖得主V.S.奈保尔,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女性主义文学先驱西蒙娜·波伏娃、简·里斯,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等,见证了半个世纪西方文坛风雨。因在出版行业的不朽贡献,阿西尔也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编辑”。



《未经删节》是戴安娜·阿西尔的职场手记,是她退休后回望工作往事,写下的一份“文学圈的打工人实录”。漫漫人生长河中,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家族第一代“靠自己谋生”的女性,选择进入出版行业,又将遭遇哪些打工故事?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未经删节》


作者:[英]戴安娜·阿西尔/著,曾嵘/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 出品


第一代“靠自己搞事业”的女性


戴安娜·阿西尔是20世纪伦敦一位罕见的女编辑。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出版行业开始有大规模女性涌入,但大多数女性仍是在宣传部门工作,而非编辑部门。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阿西尔和同事在出版社楼下


与美国那位著名的“天才的编辑”——麦克斯韦·珀金斯不同,在20世纪中后期踏入出版业的阿西尔女士,无缘于黄金时期在老牌出版社创造传奇,她面对的,是二战过后、百废待兴的英国社会。另外,作为一名女性,她也很难获得大型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机会,只是因缘巧合,成为一家小型出版公司——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创始董事之一,展开了她在以男性为主的环境中小心周旋、既清贫又快乐的编辑生涯。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这样描述过他们的办公场所:“安德烈,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坐在一个大房间里,桌子宽敞得好像一个会议桌;而戴安娜——气场强大,自带威严且绝不娇小——却被塞在一个类似扫帚间的地方。在那个年代,图书的世界也是如此。”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2000年获布克奖时感谢了她的第一位英国编辑——戴安娜·阿西尔


对于这段长达50多年的工作生涯的展开,阿西尔自己是这么讲述的:


故事开始于我父亲告诉我:“你必须自己谋生。”这话从我童年时期,也就是从1917年开始,他就经常在说,但他这么说,暗示着谋生这件事并不很自然。我不记得自己曾对这个想法感到不满,但确实有点令人担忧。这是因为我外曾祖父,一位约克郡的自耕农兽医,当年赚了一笔大钱,但也可能是娶了个有钱老婆,然后在诺福克买了一幢带有1000英亩土地的漂亮房子。


在我们这一代孩子们看来,这里仿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正是因为这个地方,一直让我觉得自己属于母亲这边的家人。我父亲那边则基本没赚到钱,光亏钱,所以没能拥有让我们得以扎根的土地。他们在17世纪从诺福克出发去安提瓜搞甘蔗种植园,干得倒还不错,但最后生意失败,积蓄也花完了。所以到了我那个时代,阿西尔几代男人们已经将自己谋生视为理所当然。


但即便他们有着更为脚踏实地的一面,将这一法则施用于女儿身上,我也还算是第一代。女儿们如果结婚,当然用不着自己去谋生,可是——当然这话他从没说过——这个时代的婚姻取决于没有嫁妆加持的“爱情”,所以结婚已经不再是绝对靠得住的谋生手段。

直到最近,步入晚年的我开始思考自己在出版业的职业生涯时,才意识到我的家庭背景所起到的很多决定性影响。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阿西尔在多伊奇出版社担任执行董事的这些年,收入并不高,她敏锐地注意到了男女没有同工同酬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



出版业都由许多收入微薄的女性和一些收入更高的男性经营着,女性当然能意识到这种不平衡,但她们似乎认为这理所当然。……我想部分原因一定在于后天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我所处的环境将我塑造成取悦男人的人。


当然,人总是可以辞职不干的。我本来也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但我从未想过要离开。我怀疑是不是因为被洗了脑的女性虚荣心和缺乏自信相结合的结果,让我接受了这些我当时就知道的不公正对待,而那些我所钦佩的女性们,却已经开始积极面对了。


精确、清晰和沉着,是阿西尔观察世界的方式。她终生未婚,也坦诚自己“非同寻常地缺少母性本能”,这阴差阳错地刚好促成了这位20世纪难得的优秀女编辑的诞生。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一个“文学圈中的打工人”


虽然身为创始董事,但阿西尔依然是为老板安德烈工作,她给自己的定位是“编辑”,而非“出版商”,因此,阿西尔在公司的身份更像一个“打工人”,以这种角度,她讲出了很多编辑们的观察与心声:



出版是门复杂的生意,涉及买、卖、制作或让别人制作。它买卖的是人们想象力的产物,这是书籍的原材料,还有各种法定权益。它制作的产品各不相同。


因此,出版商必须能理解和控制复杂的财务和技术结构;必须是聪明的谈判者,善于讨价还价;必须有一种精明的本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大方花钱,什么时候该锱铢必较;必须能有效地管理或找人管理人满为患的办公室;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兜售出自己那些各式各样的产品。


但我正好相反,我只会花钱,讨厌责任感,讨厌告诉别人该怎么做;最重要的是,我无法向任何人兜售任何东西。我不是个傻瓜,很清楚我不能也不想掌握的这些方面非常重要,甚至也对这些方面了解不少。


尽管我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愧疚,但不得不承认,我唯一真正身心均想沉浸其间的,只有对书籍的选择和编辑。这当然是出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没有其余的环节,它就一文不值。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所以我并不是出版商,我只是个编辑。但即使作为编辑,即使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也完全不能接受下班后工作,这充分暴露了我的“业余”本性。比如开早餐会以及周末把工作带回家,这两件被许多人视为热爱工作的必要证据的事,这两件让那位“天生的出版商”安德烈·多伊奇沉迷的事,我却深恶痛绝。


在工作中结识的人极少能进入我的私人生活,当然这也因为办公室和我家相距甚远,而家是比办公室重要得多的地方。虽然我为自己在工作里的局限性感到羞愧,但我并不以将私人生活看得比工作重要而感到羞耻,在我看来,每个人都该这样。


尽管如此,编辑工作确实扩大和延展了我的生活,对此我深怀感激。它让我每天有事可干,能赚来足够的钱维持生活,它几乎总是令人愉快的,而且它也不断验证了关于出版业的一句老生常谈:你一定会遇到非常有趣的人。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


在阿西尔看来,所有工作中最吸引人的那类,便是与基塔·瑟伦利于1974年合作出版《进入黑暗》这样的工作。



基塔是奥地利的调查记者,她去监狱采访了纳粹战犯、臭名昭著的特雷布林卡灭绝集中营的指挥官——弗朗茨·保罗·施坦格尔,深入研究了他是如何一步步被邪恶侵蚀掉人性,彻底堕为一个杀人机器的。



稿件还在初创时,基塔已接触过不少出版商,但都遭到了拒绝,直到遇到了二战期间在BBC海外部工作过的阿西尔,她将书稿带回家阅读,随后被深深震撼:



我从来没有读到过像那天晚上那样让我震惊的东西。看了在盟军到达贝尔森集中营后拍摄的纪实画面,我本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那些恶行的性质,但其实差得远呢。


通过希特勒“安乐死计划”执行人的这堆惊人材料,我探索着这位普通、高效、雄心勃勃、害怕妻子的奥地利警察的人生过往,还有除了乌克兰人外,所有在灭绝营为他工作的其他人的经历,一切都非常有吸引力,同时也令人恐惧,因为我知道最终会走向哪里……随后便走到了。有声音开始告诉我所发生的一切……我记得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仿佛想要逃离那纸堆里的一切,那天晚上我彻夜无眠。


在那种情境下,我做出了一个编辑决定:在这本书里,绝不或尽量少用形容词,诸如“恐怖”“残暴”“悲惨”“吓人”等字眼,与事实相比,这些词就像扔进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的纸片一样单薄。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我已经忘了我们到底为此花了多长工作时间,大约有好几个月吧。通常都在我的公寓里工作,为了这本书,我不得不经常连续几天离开办公室,而基塔则必须经常回到自己的打字机处去新增说明或扩展。


我们不时陷入困境,因为经常会出现一份材料,本身很吸引人,但似乎放在哪里都不适合。“天哪,我们只好牺牲掉”,我会这么说,然后,又过了一会儿,整本书似乎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然后,啊哈!之前有问题的材料被放了进来,完全合适。这类事几乎以不可思议的规律不断重复。


我对其进行编辑工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主题完全吸引了我。


直到现在,我仍然经常思考,那个毫不起眼的人是如何因为一连串是非选择而成了怪物,他的一些早期选择非常微不足道,他尊重的人里没有一个支持他选择正确的道路,而他尊敬的另外一些人,譬如高级官员、牧师、医生(他对“值得尊敬”的看法非常传统),则将错误的事情当作正确的来做,最典型的当然是“元首”。



明天上班!用杰出编辑的职场手记给出版打工人加油打气!


施坦格尔内心缺乏强大的中心,这很可能是被其沉闷枯燥的童年所剥夺的,所以他成了政权的产物。其他内心缺乏强大中心的人未必拥有和他一样的内在特性(这特性也许是缺乏想象力与野心的结合),或者只是程度的差异,但这一特性对那些选择他来干这项令人震惊的工作的人来说,一定非常显而易见。可以肯定的是,是环境而不是基因让他成为这个样子。


变老带来的一件好事,是可以不再那么在意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尽管大家都信奉不该自我吹嘘,但我仍然要引用基塔感谢我帮助的话语,因为这些话确实让我非常开心:“戴安娜·阿西尔编辑了《进入黑暗》。她将温暖、智慧、文字的流畅,以及我几乎无权期望的高质量投入,给予了这本书,给予了我。她最终成为我的朋友,对此我心怀感激。”

当然我们两不相欠,因为我从始至终都很感激我的朋友基塔允许我参与其中。


这本书完成后不久,基塔就病了,是癌症,但谢天谢地,发现的时候还是早期,可以根除。我知道没有任何证据,但我一直坚信这是她怀着勇气紧紧追随那个男人进入他可怕的暗夜,承受一切压力的后果。


好作家并不完美,他们只是可以在写作中战胜自己的局限


编辑和作者的关系,阿西尔原本抱着“”的态度,认为“双方都没有义务努力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当然,“如果真的由此开出了喜欢的花朵,也是一种自然的发展。”



作者普遍有种心理:“无论他们的书挣了多少钱,都应该完完全全属于自己。”而无论编辑为书稿奉献出多少,也不应该有任何期待:“编辑永远不要期待感谢(偶尔收到时,应该将其视为意外的收获)。必须永远记住,我们只是‘助产士’,如果想要听赞美,就得自己去生孩子。”



有的作者依赖编辑,就像依赖自己的父母,这时候阿西尔不得不扮演保姆的角色,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可以说是她哄出来的。她从人海深处把里斯打捞出来,给予里斯极大的理解和同情。


·里斯访谈,截自纪录片《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In Their Own Words-British Novelists


阿西尔鼓励她写下去,在生活、精神乃至法律上援助她,那是扔给了她一个救生圈,让衰老、脆弱的她有一丝力气“迎着艰难的命运”,游出酗酒、孤僻、贫穷、偏执、不切实际和精神崩溃的苦海,只是因为,里斯的确具有极迷人的写作才华:“简写得好的时候,比日常生活中的自己要透彻得多。”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