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以企业文化工具正视“996”

职场资讯 2021-3-10 20:18 1047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论事,必先“正名”,即界定概念。笔者把“996现象”框定在事实存在的长期、无节制、超负荷、低报酬安排企业员工加班的现象。“996现象”,看上去很像加班。但它有实质的不同,因其或多或少违反劳动法规,且个别企业 ...

以企业文化工具正视“996”

论事,必先“正名”,即界定概念。笔者把“996现象”框定在事实存在的长期、无节制、超负荷、低报酬安排企业员工加班的现象。

“996现象”,看上去很像加班。但它有实质的不同,因其或多或少违反劳动法规,且个别企业将违法条款签订在劳动合同之中。这对员工劳动之外的生活时间是一种侵占。大量实践表明:凡能妥善安排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企业就会有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应该说,在处理两者利益关系上,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企业做得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相反地,不能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企业,则难免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失调、失序、失信,甚至是“爆雷”频发。

以企业文化工具正视“996”

从历史上说,工作加班加点的情况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年纪大于“70后”的多数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但由于大部分企业与员工二者关系长期处理得较好,员工对企业有信任,对企业发展有信心,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事迹,形成了中国企业及其员工为国奉献的丰厚的精神文明成果。伟大事业、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的生活是要靠劳动创造的。因此,企业员工以事业为重,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是企业极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成果的共享,更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理。

而随着劳动成果的共享与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工作强度总体已得到改善,这是主流。但“996”是个逆时势而动的怪现象。在生产水平普遍提高、宏观供给能力持续改善的今天,个别企业搞“996”,还以合同形式加以固化,这显然是错误的。

企业除了盈利,更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企业”一词虽出现于近代,但在中国,与之相关领域的最早概念是“工”与“商”,尤其是“商”。自古以来,中国的商业行为及其成果便很是发达,商人、商界、商帮在经营实践中或借助渔盐取利,或发明交子、票号,或追求奇货可居,更不乏利来利往者如《史记•货殖列传》所云,同时也为中国商界早早定下了以义取利的商业价值观。而中国企业文化的初心与本质属性,相延成习。今天中国企业可以行走于世界的轨迹上仍不乏前辈的路标。

议论“996现象”,要探究其背后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性、历史阶段性、合理性、合法性,包括与公序良俗的契合程度等。在时间维度上,不仅要研判“996”在眼前的合法性与否,还要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持续环境条件下加以考量,应当考虑“996”行为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弄清楚这一点,才能看清“996”的动机与结果。

凡事总要有个“度”的把握,过犹不及。不得不说,现在确有个别企业在利用“996”钻相关法律的空子,甚至把那种极端的、无节制的、超越员工生理限度的、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所谓“加班加点”贴上冠冕堂皇的标签,行其榨取员工切身合法权益与劳动成果之实。甚至把员工榨成老弱病残之后,当成包袱甩给社会,自己却攫取了员工长期创造的财富。这种卑劣做法,往往表现在不论目的、价值,只要求员工付出执行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企业老板自己却狂热逐利。这一做法,根本忽视员工为职业生涯奋斗的正向价值,一味地以趋利动机作为劳动关系的考量,而员工的劳动成果并没有被共享。从企业文化角度说,“996现象”存在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层问题。

行为目的性是不容回避的企业文化要件,更涉及企业的初心。初心者善,其报必善。只有关注行为目的的正当性,解决好“为谁发展”的初心,企业才可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可能真正获得来自于员工的创造力。在新中国建设史上最为困难的时刻,中国企业人喊出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大企业要为国家做大贡献”这样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向着“为了咱全中国彻底解放”的大目标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唯一的具有完整工业体系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越来越多,在去年大疫与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是世界经济正增长大国。这些成就,应当归因于我们有着长期坚持的、明确的企业文化价值导向。乐于对员工实施“996”的企业主,应当好好检讨自己的行为动机。

破解“996现象”,笔者以为可以把握三点:

第一,企业要实事求是,正视、重视“996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客观地说,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在某些局部上还较为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某些局部地带需要企业妥善化解“996现象”,企业要有管理决心,也要有管理的智慧和能力。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企业就必须拿出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战略机遇期,快马加鞭,紧迫任务与员工正当权益要平衡,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如此,中国企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动必定理直气壮。

第二,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的、健康的、高质量的。这一属性,要求中国企业主动自觉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发展目标为方向,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辩证认识、科学把握好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规模、速度、质量、节奏、要点与轻重缓急,立足长远,夯实基础,科学统筹,妥善协调各种资源配置,崇尚法治精神,依法经营,科学调动、发挥、保护好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调动、发挥、保护好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与创新精神,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三者的利益关系,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了企业更加高效地发展。企业党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要正确引导、支持、帮助、配合企业家依法经营、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员工进步与企业长青是并行不悖的,成就企业就是成就自己,这一理念也是员工群体应当牢固树立、努力践行的。要做到这一点,恰恰需要企业科学地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

正视“996现象”,以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尽快让“996现象”淡出。“996现象”客观地暴露了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低效与管理的不科学。企业要正视、重视“996现象”这一问题,加紧协调资源配置,科学核算经营成本,加大在高效率、高效益前提下的投入,力图在最短时间内把员工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生产力在健康的工作条件下达到高效发挥。企业家要学会用企业文化这把破解企业发展的钥匙,在“解放核心员工创造力”的题目上多费心思,让那些不应当成为常态的、不招人待见的“996”尽早地离我们远点儿、再远点儿。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