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职场资讯 2023-2-20 10:10 1090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阿手职说01期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了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董明珠当之无愧问鼎,而我们都知道董明珠可以问鼎,但我们都不知道董明珠为何可以问鼎。这可能就是为何董明珠在问鼎最杰出商界女性时,其同龄人可能还在考 ...

阿手职说01期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了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董明珠当之无愧问鼎,而我们都知道董明珠可以问鼎,但我们都不知道董明珠为何可以问鼎。

这可能就是为何董明珠在问鼎最杰出商界女性时,其同龄人可能还在考虑如何防止被裁员,如何能找到一份送外卖的工作。

在之前非常火爆的一则视频中,通过撒贝宁与董明珠的对话,我们都得以感受到董明珠的经营理念与企业管理能力。

节目现场,撒贝宁问董明珠,如果我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也正好满足企业的岗位空缺,但我是您的亲戚,你会接受我入职吗?

对于这种话题,在公共节目中出现,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警惕,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以避重就轻的方式不给予正面回答,来轻巧的绕开。

但我却听到了董明珠说出了那一句不会,并表示:“如果你真的有这个能力,去哪里都是可以的;即使我留下了你,你也会因此受到非议,同时如果公司高层、中层纷纷效仿,企业还会有生命力吗?”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一、面临诱惑前,我们都可以做出承诺


董明珠的这一句话,并不高深,不过是说出了企业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能看懂。

有趣的是,许多看懂后内心却会油然的泛起一种自豪感,认为“商界精英”不过尔尔,这种道理自己也能想到、也能遵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流连于各个烧烤摊与小饭店,在寻找让我魂牵梦索的烧烤时,经常可以听到高谈阔论者:“某某某公司的谋谋领导,任人唯亲,这要是我,肯定会怎么怎么样”。

当我们认为不会被诱惑,很多时候是源自于终于我们没有受到诱惑,甚至于写的更为深刻一些,那就是我们还没有资格受到诱惑。

我们在面对任人唯亲时、在听到亲戚、朋友来到公司时,总会内心升起一股不忿之气,那一刻我们的样子,可能就是正义的样子。

可能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获得任人唯亲的机会, 但我们却可以从面试中看到一个有趣的数据。

根据脉脉《人才流动与浅析报告2020》中显示,有63%的职场人认为人脉可以提升找工作效率。而之前被广泛传播认同的个人品牌打造,也不过才达到59%的认同。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二、我们不满人情,却希望通过人情获取职位


我们希望看到企业的决策层表现出一种对亲戚、朋友的完全拒绝状态,却希望自己获得特权推荐。

我认为这并不能去谴责受害者,首先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其次这种特权的获取,并非出于自身的自私特性。

或者说,这种想要特权推荐的心理,可能并非是来自于我们自我意识主动产生的需求,我们的自我意识从一开始,在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反而可能出现强烈的反对意愿。

但成年人的棱角或许正是被生活与工作磨平的,当那些强烈反对特权的我们,被获取到特权的人所嘲笑时,正是棱角被打磨的时候。

在今年的就业压力下,在资金短缺造成的生活压力下,许多原本依靠自己,不去寻求特权的人,也不得不俯下头颅。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三、道德许可


俯下头颅去寻找人脉,进而获得内推机会,其实在现如今的环境下并不是一种少见、有违道德的行为。

毕竟现如今确确实实的存在着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简历夸大、虚假,这增加了企业的人才筛选成本,也使得整体的招聘环境进一步恶化。

这使得不仅优质的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使得真正重视人才的企业,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合适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特权反而是一种举贤不避亲的方式,知根知底的人才推荐,使得人才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双赢。

但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企业中也确实存在着利用这种机制漏洞的情况,当高层领导开始蛮横的插手人事管理,那么中层也不免纷纷效仿。

我认为这是一种社会道德许可的概念,这种道德许可我认为需要从两个层面去看待,一方面是个人的道德许可,一种是社会的道德许可。


01 来自个人道德许可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个人的道德许可,当之前正义的表示自己绝不会做出任人唯亲行为的人,每一次高喊实际上都在强化自身的道德感。

当实际出现来自于朋友、亲戚的请求时,之前所高喊、反对的过程,并没有阻止我们出现任人唯亲的行为,反而为我们的任人唯亲提供了借口。

“当亲戚找到我们时,我们考虑到自己长久以来都没有犯过任人唯亲的错误,反而其他同事不断的在犯这种错误,那么我们犯一次,也不算什么吧?”

正如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第一件事就是要反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一般,长时间对自我的意识强化,使我们拥有了逃避自我道德谴责的借口。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02 来自社会道德许可

除了来自于个人的道德许可,在社会助长作用下,在社会范围内这种任人唯亲的现象,被认定为一种“潜规则”。

当我们在企业中遇到这种事,确实是会引起我们很大的不满,但很长时间里,我并没有看到大范围的道德谴责。

这反而成为了一种社会中约定成俗的惯例,当这种惯例成型,意味着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使在企业高层整体换血的情况下,文化模仿的作用也会使后来者不断复制这种行为。

甚至现在来看,如果面试者多为内推或亲戚介绍,那么整体环境必然不断恶化,出现董明珠所说的:“我这么做了,高层也这么做,高层这么做中层也跟着模仿,最终全公司都是亲戚”。

当大部分公司都是由亲戚组合形成的,那些恪守准则的公司竞争力反而得到了增强,但最终获益稳定后反而也会重新走上这条道路。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四、 未来如何?


董明珠与撒贝宁之间的言语交流,透露出了一种真实的社会现状,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的任人唯亲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而在惯例中滑行的企业,举目四顾看到的均是相同的现象,但那可能并不代表所有的企业均是如此。

而是自己所接触的圈子,正是一个被逐渐将被淘汰的圈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在考虑一下,社会中人才何时不需要通过人脉去获取职位;什么时候可以凭借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去体现价值。


01 当薪资不再成为导向

任人唯亲,实际上体现出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这种资源通常是以薪资或是职位的方式。

在资源与利益的面前,很多人不可避免的陷入其中,这既有个人亲疏有别的原因,也有社交需求的存在。

当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均以薪资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这种任人唯亲的现象,是很难打破的,毕竟这涉及到了切实的利益。

63%求职者希望通过人脉入职,董明珠:我从不任用任何关系



02 当价值不再是金钱

想要薪资不再成为导向,其实最关键的在于社会中衡量失败与成功的标准,不再是以金钱作为导向。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个人价值,往往是附加于工作之上,这使得越是有价值的人,工作却越为繁重。

最终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价值越高的人,生活越为劳累,精神越为紧张,人生越为无趣。

劳动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得以生存,而生存本身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才对,如果生存的过程是痛苦的,那么我们为何还要付出努力去延续这种痛苦?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