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职场资讯 2021-3-31 08:54 690人浏览 1人回复
摘要

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么在这条百年时光的河流中,自然是暗潮涌动、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危机,很多时候我们在无意之中,便被暗潮所侵袭,离成功越来越远。许多职场人都会面临一个疑惑,那便是自己的薪资明明在稳步上涨 ...

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么在这条百年时光的河流中,自然是暗潮涌动、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危机,很多时候我们在无意之中,便被暗潮所侵袭,离成功越来越远。

许多职场人都会面临一个疑惑,那便是自己的薪资明明在稳步上涨,但自己的生活水平似乎仍在原地踏步,曾经以为涨薪后便可以实现的梦想,并没有随着涨薪得以实现。

有人将这种现象归咎于薪资没有跑赢物价,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一切的答案,都可以在司马光所著的《训俭示康》中找到答案。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由俭

入奢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古代先贤司马光的训诫之言,吾今日之俸,岂能长存?则是他对生活的洞察。

为何我们的薪资明明得到了提升,但我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足够的提升?为何我们仍无法买到那些我们所期望的东西、仍无法获得哪些我们所都希望的生活?

近代的一名经济学家,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并对此做出了抽象与解读,那便是消费习惯形成后,是不可逆的,也被称为棘轮效应

我们之所以在加薪后仍没有获得我们所要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入俭入奢”,导致我们的消费力分散。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1 理性的消费态度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在社会中消费时,最理性的表现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应该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最大的利益?

如果我们以一种理性的方式在社会中进行消费,则意味着我们更加追求一件物品的效用本身,而不是建立在其之上的情感价值。

比如我们同样是去购买一辆汽车,我们会理性的去分析我们需要这辆汽车具有什么效用,而不是我们购买哪种汽车,可以获得最多的赞美。

当我们以理性的方式去消费,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我们节省下许多没有必要的支出。

但可惜的是,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非理性的。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2 非理性的消费态度

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并不会去理性的消费,我们并不只是注重商品的本身效用,更加注重这件商品可以为我们带来多少的情感效用。

我们外出吃饭时,不仅注重于饱腹本身,还要注重于口味、环境与服务,甚至于某些时候,我们还要关注这顿饭,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社会地位与尊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们薪资的提升,我们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我们从中午10元钱的标准,可以提升到几十元甚至是一百元。

我们加薪后本应用来实现自己梦想的金钱,便在大量、琐碎的非理性消费中被消磨,我们虽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质量有所提升。

但我们却没有资金去购买我们真正想要的。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由奢

入俭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许多人从小便听过也懂得的一个道理,但知行合一,本就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

许多人都深陷棘轮效应之中,生活水平随着薪资不断提升的同时,消费力被分散至各个零散的领域,最终这些钱都没有被好好的利用。

有些人或许会在某一天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花费了太多金钱,在那些并不必要的消费之中。

但更多的人,只会棘轮效应中不断沉沦。

因为由奢入俭易,本就符合人的天性。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1 天性

人类最为根本的天性,便是逃避那些使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追求那些使我们感到舒适的事物,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惯性,本就刻在我们的基因之中。

这个社会中的许多商品,本就是为我们的根本天性所服务的、本就是针对我们的根本天性所生产的。

不管是汽车还是沙发、不管是电脑还是衣服,都在不断地通过冗余功能满足我们对舒适的追求,即使是这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我们也会乐此不彼。

我们并非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当社会中的媒体、广告,不断地宣扬着这些商品所带来的体验。

我们也难免沉沦。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2 比较

很多时候,并非仅仅是功能使我们得以沉迷,相反我们可能会发现,那些几百块的化妆品和几千块的化妆品,并没有表现出鲜明的差别。

受人类科技水平的限制,许多商品的效用是有限的,商品价格的增长过程中,效用并没有随之一比一的增长。

但我们仍会沉迷于那些昂贵、奢华的生活,因为我们并不是想要拥有这件物质本身,而是想要获取到这件物质背后的含义。

购买一辆豪车,可以收获羡慕、嫉妒,从而增进我们在社会中的自尊心与安全感,但我们想要的从不是豪车本身,而是它所附带的情感。

但这些情感,本就不需要对外获取,我们并非是必须通过外人的嫉妒与羡慕,才能收获自尊心与安全感。

因此,这些消费本身,便是一种内心的迷茫。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棘轮

效应

我们应该如何对抗棘轮效应?我们又如何将自己的金钱进行更合理的支配,以使它们发挥更好的效力?

其实,想要真正的对抗棘轮效应,则是我们对本性的一种控制,也就是对我们“动物天性”的探寻。

趋利避害在曾经或许是一种正确的生存方式,毕竟在原始时期趋利避害关系到姓名存亡,而现如今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洗脑”下,趋利则被转化成了追求舒适。

本身便是有违天性的。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1 洞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对事物的洞察力,洞察力决定了我们行为与选择,而这直接关乎着我们一生将要如何度过。

现如今在高频次的消费过程中,许多人的阈限被不断提高,那些几块钱、几十块钱的消费,已经不再被自己所关注。

甚至于说,许多人已经对一些场所产生了熟悉感,在某些场所进行消费时,并不会关注与产品的价格,比如便利店这个消费场景,我们更多关注与我们需要什么,而不是哪些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阈限的提高,使我们忽略了许多零散的消费,而这些零散的消费经年累月的汇聚成流,其实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支。

假设我们每天需要购买多种商品,当我们非理性消费时,可能需要额外支出30元,那么一个月下来,便是900元的额外支出。

一年便是万元的额外支出,而这一万元,则可以购买许多我们真正需要的商品。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02 未知未来

其实,棘轮效应就像历史的车轮一般滚滚向前,当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在其影响下沉沦,则会导致无法选择的未来。

当大众开始消费升级,对低额商品不再关注,那么商品的供应商,则也会相应地作出改变,通过消减数量与提升价格的方式,来谋取更多利益。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精力用于如何更好的满足消费者情感,推出更具外观、情感吸引力的商品时,那么原有针对性价比的商品,则很可能随之退出市场。

这意味着,每个人在市场中,只能找到那些不具备最高效用的商品,每个人都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金钱去购买原本低价的商品。

当我们薪水不断上升时,这种情况所导致的问题还不会得到显现,但当我们的年龄增长,失去了薪水高速增长的可能时,我们则不得不强迫性的面临这种窘境。

那时的我们,已经失去了选择权。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棘轮效应:存不下钱?并非是薪资跑不过物价,而是无意中踏入陷阱


棘轮效应揭示了我们消费的“不可逆性”,正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般,我们消费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很难再实现降级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薪水被大量的低性价比商品所消耗,使我们无法更好的调用金钱去实现财富增值。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商品的提供者越来越多的转向消费升级,那么未来即使是我们想要去购买高性价比的商品。

也是无法实现的。
评论
690人参与,1条评论

精彩评论
  • 海豚湾转角 2021-3-31 08:54
    这不是扯淡吗?我都没买什么,只是生活最低需求而已!

查看全部评论>>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