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世卫重磅官宣后,张文宏凌晨发声!

国际新闻 2023-5-25 19:33 821人浏览 6人回复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报道世卫组织刚刚宣布了这个重磅消息!什么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正式声明,指的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 ...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

新冠疫情不再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之前报道>>世卫组织刚刚宣布了这个重磅消息!

什么是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正式声明,指的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该事件状态在‘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或意外’‘公共卫生影响超出了受影响国家的边界’‘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时启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某一疫情

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什么作用?

“世卫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其发布的信息更多起到提醒作用,没有强制性。”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说,从另一方面看,世卫组织的参与国很多,提出的建议比较有参考意义,值得重视。因此,某个国家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制定防疫措施,会更容易受到国际上的认可。

赵卫举例说,过去我国曾发现冷链运输的物品可能带有新冠病毒,所以对某些国家的物品采取一定的检验检疫措施,甚至限制其入境。“像这类防疫措施,包括疫情中我们对入境人员采取检疫和隔离等措施,都因为有世卫组织的指引和建议,实行起来更有依据。”

世卫组织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5月2日23时31分

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计6.87亿人

其中康复者6.59亿人

死亡6866945人

用感染者人数减去康复者和死者人数

能计算出目前仍有2062万人

处于感染且未康复的状态

终止新冠“最高级别警报”

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彻底结束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赵卫认为,从数字看,目前新冠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但按我个人理解,因为其症状已变得轻微,传播速度也相对减缓,让疫情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其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已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这可能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原因。”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根据2005年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各国负有对“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作出迅速反应的法律义务。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由在2005年《国际卫生条例》下运作并由国际专家所组成的突发事件委员会宣布,该委员会是在2002年至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所成立的。

张文宏:

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

今天凌晨1点多,张文宏更新微博:“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世卫重磅官宣后,张文宏凌晨发声!


以下为全文——

搭乘深夜航班MU5165 在夜间23点45分落地,打开微信,第一条跳出来的消息就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匆匆从熟悉的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出来,行李大厅熙熙攘攘,没有任何人理你,没有人测体温,也没有健康码,恍惚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正常的感觉特别好。

三年多时间我们的新闻中总是会有新冠的消息。办公室的疫情地图每日都在告诉今天的发热病人数量,新冠检测阳性数量,还有病毒亚型,城市地下水监测的病毒拷贝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医务工作者,抑或政府官员,似乎都在担心正常的日子会回去,担心刚刚活跃的经济复苏会被打断。

这次“五一”劳动节,全国人民大旅行,从上海城市进出的流动数据都已经高于2019年的“五一”劳动节。我们担心的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

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从机场出来的一刹那,深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发生。所有经过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让我们暂时道别,加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无论生活是艰难还是容易,只要我们不退场,终会看到我们期待的未来。

世卫组织这一决定

将在全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我国意味着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称对于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的一些限制,将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这应该是最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交往包括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等,都有望减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不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

下一步

我国将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梁万年称有几个方面工作还需要继续坚持:

一是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二是对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

三是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

四是呼吁大家保持已经养成的一些良好卫生习惯。

此外,据统计

至今为止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2009年H1N1流感疫情

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2015—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

2018—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

2022年猴痘疫情

南方网综合新华社、南方 客户端、张文宏微博

来源: 南方新闻网
评论
821人参与,6条评论

精彩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文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