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职场资讯 2023-2-27 22:35 1046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前言:每个人都错失过机会,小到一件商品的优惠机会、大到影响到晋升的机会,错失一次机会,并不会造成过于恶劣的影响。不过这些错过的机会,并不会随着错过而与我们不再交集,很多时候虽然我们与其失之交臂,但它仍 ...

前言:每个人都错失过机会,小到一件商品的优惠机会、大到影响到晋升的机会,错失一次机会,并不会造成过于恶劣的影响。

不过这些错过的机会,并不会随着错过而与我们不再交集,很多时候虽然我们与其失之交臂,但它仍会持续性的对我们造成影响。

“当我们在网络中浏览商品,看到一件衣服6折销售,但我们却没有抢到,那么未来我们看到它7折时,显然不会激发我们的欲望”

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我们可能由于错过一次晋升的机会,导致我们对晋升不再抱有希望,陷入到“不作为惯性”之中。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这并非

习得性无助


机会,这种对我们有利却具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似乎具有一种天然的魔力,毕竟许多时候把握住一次机会,便可以实现人生的扭转。

但正因为机会有着这种天然的魔力,我们在与之失之交臂时,却往往产生巨大的懊恼与悔恨,可惜的是,我们并无法像海明威说的那样:“懊悔自己的过错而不至于重犯”,更多时候我们仍在不断地错过机会。

许多人认为,这种不断地错误循环、不断地错失机会,是由于在一次受挫后导致的习惯性无助所造成的。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许多人并非由于习得性无助导致的无力把握机会,而是由于“不作为惯性”的影响,导致即使能做到也不愿去做。

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为何许多人在没有习得性无助的情况下,仍在不断地循环错误、错失机会的原因。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01 习得性无助

随着习得性无助概念的兴起,许多人在面临不断重复错误、不断经受挫折的情况时,习惯性的使用习得性无助进行解释。

“面对职场晋升时,多次的错失机会、遭遇挫折时,许多人会说这是习得性无助导致的无能为力”。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通过研究动物,提出了因重复失败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状态,旨在描述个体因多次受挫,而习得性对现实产生了无力感。

无力感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都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习得性无助导致的,原因在于习得性无助的特点是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由于多次挫折导致的想做却做不到的心理状态。

但错失一次机会,虽然会使我们懊恼,但并不会使我们产生过度的挫折感,原因在于我们之所以懊恼,便是在于我们本可以把握住,却无法把握。

因此,那些错过一次机会,便不再对类似机会抱有希望的个体,并不是由于习得性无助导致的。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02 不作为惯性

虽然人们知道肥皂泡里面有空气,但因为眼睛看不见,就常常忘记了它的存在,这样一来,我们生命中很多东西就被忽略了——东野圭吾

每个人都有惯性思维,这种惯性往往是由以往对事物的经验认知,带来的信息内加工处理方式所形成的。

而惯性之所以即使是在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也获得了广泛、普遍的存在,原因便是在于它的隐秘性,它隐藏于主观意识之下,通过“自动化”的形式活动,使我们经常性的将它忽略,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意识到惯性思维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不作为惯性,作为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惯性思维,以往通常被传播、广告学所应用,用于对销售策略、促销活动进行决策与分析。

但实际上,我们有时候会经常性的错过机会,或是没有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正是由于不作为惯性所导致的。

“正如道德滑坡现象,并非是道德不足导致的,而是过高的道德暗示所导致的一样”。

不作为惯性,实际上并非来自于长久的不作为,而是来自于作为时带来的懊悔,从而导致的决策回避倾向。

我们希望把握的机会对我们的吸引力越大,我们错失机会后的懊悔程度越高,从而使我们进入决策回避,倾向性地不去追求同一决策领域的机会。

而不作为惯性出现的原因,便是在于对错失的高级机会、目前的次级机会与原始状态之间进行比较,所导致的损失厌恶。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如图所示,当我们错失高级机会后,遇到次级机会时不会再感受到收益,而是感受到损失,因此即使次级机会比我们的原始状态更加美好,但我们执着于高级机会的损失,则使我们进入不作为惯性之中。

如果说习得性无助指的是想做却做不到,那么不作为惯性则是能做到但不想做。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不作为惯性的

背后


当我们聚焦于高级机会与次级机会比较时产生的损失感,便会使我们陷入不作为惯性之中,对未来发生的机会视而不见。

而随着我们对次级机会的无视,渐渐的我们便开始对同一决策领域的任何机会视而不见,从而对我们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正如在企业中,我们错失一个重要项目的参与机会,那么未来即使是给了我们其他项目的参与机会,我们也并无法获得原有的干劲,甚至于我们可能会拒绝新的项目”。

在解除不作为惯性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如何陷入其中的。


01 承诺和一致原理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或多或少的受到文化模仿与社会塑造作用,在某些方面可能会出现相同的品格特质。

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以上两点原因的塑造,会在不自觉之间,出现承诺和一致的行事方式。

所谓的承诺和一致,来源于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承诺和一致原理,指的是当我们决定了一件事以后,便会开始不自觉的按照我们所做的决定来行事。

虽然这种承诺和一致使我们拒绝了一些新的信息,但正是这种思想使我们得以坚持完成一些事物,从而使我们得以获得利益的同时,对自身形象进行塑造。前提是,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

从承诺和一致原理来看,当我们对一个机会错误决策,从而导致我们错失机会后,由于我们对自身决策的认同感,使我们即使在知道进行了错误决策的情况下,也会保持原有决策。

“我们之所以错过机会,在于我们的错误决策,但即使是错误决策在承诺和一致原理影响下,我们也会产生认同感,从而潜移默化的使我们面对同类问题时继续选择忽略”。

承诺和一致原理,导致我们对自身决策具有认同感,即使我们表现出了懊恼的情绪,在未来面对相同机会时,仍会被潜移默化的转化为相同决策。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02 继时性叠加压力

我们活在“压力是生活中的大敌”这样的谎言中,真正的敌人是我们无法在压力和间歇休息之间找到平衡——《哈佛积极心理学》

虽然我们对自身决策具有认同感,但不断地错过压力着实使我们产生了懊恼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带来的便是错失机会后的压力。

同时,不作为惯性并非单独出现,当不作为惯性对我们造成影响时,往往不是仅仅针对于一件事的。

“我们错过了折扣产生不作为惯性、我们错过了晋升产生了不作为惯性、我们错过了任何机会都会产生不作为惯性”。

当不作为惯性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也便沉浸在懊恼情绪之中,从而懊恼情绪带来的压力,使我们产生了继时性叠加压力。

所谓的继时性叠加压力,指的是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续压力出现在之前压力的适应、搏斗过程之中。

所幸的是,这种由于不作为惯性带来的继时性叠加压力,由于构成压力的事件并非难以接受的,因此并不至于使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之中。

但足以触发我们的自动响应机制。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打破

不作为惯性


逐步的改善,好过雄心勃勃的失败——《哈佛积极心理学》

承诺和一致原理,使我们执着于过往的错误决策,不愿意更改自己的行为方式,而继时性叠加压力使我们处于压力之中,从而触发了我们的自动响应机制。

所谓的自动响应机制,有许多其他的解释,比如信息内加工、自动应答等等,指的是在我们主观意识没有参与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使我们作出决策的机制。

当自动响应机制,使我们自动对同一领域内的决策,采取相同的决策方式时,便使我们深深的陷入到不作为惯性之中,这种惯性是那么的强大,却又难以察觉。

不过,我们仍有办法去消除这种惯性。


01 打破自动响应

还记得前一阵子火爆短视频领域的一个小实验吗?在打电话中的人,我们无论递给他什么,他都会接入手中。

而在他通话结束之前,他甚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手上多了一件东西,实际上这便是人类个体的注意力机制导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所有决策都需要主观意识的参与,显然是不现实的,认知心理学者通过对人类视觉的研究,发现我们的注意力具有瓶颈性,因此我们只会选择性的关注某一部分信息,而不是所有信息。

我们想要改变不作为惯性,则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注意力机制,是否在习惯性的进行决策、是否在自动响应同一领域的决策内容。

“很多时候我们错过一次机会后,再面临相似的机会时,会习惯性的跳过,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

因此,我们在面临同一领域决策时,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注意力机制是否在拒绝相似信息,我们是在作出主观决策,还是作出自动响应。
  • 捕捉:这件事情我以前经历过或是错过了吗?(看到一个折扣商品)
  • 疑问:我现在的想法是否受到了以前的经历影响?(现在不想买是否是之前错过导致的)
  • 分析:这个商品我到底是否应该购买?(强行调用主观,对价格、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 复盘:刚才是有不作为惯性影响?(我的想法是否扭转了?之前的决策是否是不作为惯性影响的)
  • 强化:不作为惯性容易察觉吗?(如果我没有打破自动响应,是否又陷入了不作为惯性之中?)
  • 警惕:我有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如果我再次陷入不作为惯性之中,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
  • 信心:我是否在脱离不作为惯性的影响?(我这次打破了自动应答,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吗?)

通过捕捉、疑问、分析、复盘、强化、警惕、信心这几个步骤,实际上是在扭转不作为惯性导致的自动响应。

初期来说,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但随着逐渐的深入,也会逐渐内化为一种自动响应机制。

无非是这种新的响应机制,并不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会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理智。


屡屡错失机会?其背后是注意力分配影响下的不作为惯性


许多人有能力去做,却不愿意去做,原因在于陷入不作为惯性之中,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即使了解到了习得性无助,也无法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原因之一。

毕竟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互相之间的修正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如果习得性无助并不符合我们面临的问题,那么便可能是不作为惯性在影响着我们。

所幸的是,打破不作为惯性,远比打破习得性无助要简单的多。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