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热门分类
  • 二手房
  • 租房
  • 招聘
  • 二手车
  • 交友
  • 服务
  • 发帖数452
  • 粉丝2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属组:情报中将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0/11/02
手机:未填写电话号码
邮箱:47586948@qq.com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热门排行榜
  • 本周热榜
  • 本月热榜

一封信,价值100亿,这个“百亿专款”改变了中国!

[复制链接]
万小刀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4-9 19:44:4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


1986年3月,一扇大门被缓缓推开,4名中国顶级科学家的一封信被递到了邓公手里……
两天后,“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的最高批示下来了,很快全国200多位专家齐聚一堂,作出了一个影响中国科技发展走向的伟大决定。
当时,写信的4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如坐针毡……
一方面国外的形势逼人,美国和欧洲先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都是拿出大量资金砸向高科技领域,试图争夺对未来世界的主宰权,落后就要挨打。


另一方面,当时国家很穷,改革开放仍然在摸着石头过河,到处都要花钱,全国财政总支出才约2000亿元,要砸那么多钱搞高科技实在是不太好开口……
为了要到钱,王大珩执笔起草时,陈芳允打了一个比方:国家与小家一样,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得把钱用在刀刃上,有些钱是可以不花的,但有些钱是必须要花的,“涉及国力竞争,牵涉到国家命运的钱就不得不花”
铺垫够了,他们最后在信中只提出要一到两个亿元人民币,还解释,这相当于美国同期投资的千分之一二。
谁知,邓公大手一挥,划拨了100个亿的专款。多年以后,每当提及此事,杨嘉墀都会喜笑颜开,因为这100亿太值了!


因为这封信和邓小平亲自做出的重要批示,改变了一个时代,也打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门!
此后,由国务院主持并制订的《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诞生,由于这封信递交的时间是1986年3月,故被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影响深远,对中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7个领域保持较高水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各项“遥遥领先”。
具体来说,我国引以为傲的超级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北斗、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天地观测系统、海洋观测与探测、新一代核反应堆、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药物、新材料等一大批世界公认的高技术都受益于“863计划”。
这一切要感谢当年写信的杨嘉墀等元勋。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杨老,更不知道杨老钻研科学的起点,竟是从成为“破坏之王”开始的……


二、


1919年,杨嘉墀出生于江苏吴江。
他从小就有一个爱好,拆东西
从家里的手表到闹钟,再到门锁,只要能够得着的,无所不拆。那时他只会拆而不会复原,导致所有经过他手的东西,都定无“完璧之身”。
好在他家境殷实,是当地著名的丝业世家,经得起折腾。
那时,家里人都没想到,这个爱拆东西的“破坏大王”,日后竟成了一名科技泰斗,甚至将火箭、卫星送上了天。


13岁的时候,杨嘉墀跟着家人来到上海,在上海中学念书。跟他一起念初中的还有一位牛逼的表兄,后来也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他这位表兄名叫屠守锷
高中毕业后,杨嘉墀去参加了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大)的入学考试。
考完后,就被卢沟桥事变的炮火打乱了节奏,他在战火中,收到了国立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战火纷飞,只能一边上课,一边跟着学校四处避难,满眼皆是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景象。
富二代杨嘉墀亲眼目睹了日寇的种种兽行之后,立志要科教救国。
1941年,大学毕业的杨嘉墀,穿过日寇防线来到昆明,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助教,做出了中国第一套单路载波电话样机。


随后,还被推荐到美国哈佛文理学院留学。
期间,他不仅成功拿到哲学博士学位,还结识了在美国学习音乐的徐斐。


两人一见如故,日久生情,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美国的杨嘉墀,爱情事业双丰收,但他心中却始终忘不了,还有千千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美国为了留住这些优秀人才,用了不少手段,一方面用最好的待遇、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研环境留人,另一方面用尽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就是不放人走。
这让怀着满腔报国热情的杨嘉墀无比焦急……


三、


1954年,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用朝鲜战场俘获的美国飞行员,来交换中国留学生。
消息一经传出,无数赴美留学生都兴奋不已。
杨嘉墀更是加入爱国组织“科学工作者协会”,积极联络想要回国的同学,为回国做最后的准备。
然而美国希望这些高科技人才为已所用,同时也不希望这些人才为中国所用,故意设置重重阻碍,导致中美陷入了长达两年的外交拉锯战。
直到1956年,美国政府终于同意放人。
一听到这个消息,杨嘉墀与妻子徐斐就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换成当时国内急需的示波器和真空管等先进仪器,准备回国。
在二人去美国移民局领取离境证件时,工作人员照例问他们,是否是自愿回国?
两人斩钉截铁地说:
是自愿的!
这年8月,杨嘉墀夫妇终于回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祖国。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就一头扎进了祖国的科学建设之中。


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制定“十二年规划”,以及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筹建工作。
作为留学归来的自动化专家,杨嘉墀全程参与其中,还为中国自动化,规划出一条清晰而又明确的发展之路。
在考察过苏联的空间科学技术后,杨嘉墀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建议把“探空火箭”作为空间科学技术的突破口。
这个建议被国家采纳,而杨嘉墀所在的自动化所,也成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用几年时间,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就取得傲人成绩。
在有了技术基础后,伟大而又艰巨的“两弹一星”工程,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四、


当时“两弹一星”工程,汇集了我国最强大最顶尖的科学力量,作为自动化专家,杨嘉墀自然参与其中。
为了攻克难题,这项庞大的工程被分为许多细致而又具体的任务。
杨嘉墀所在的自动化所领到了“第12号任务”,他是负责人。
具体任务就是,通过测量数据,以确定原子弹的实际威力。
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难度系数极大。
因为原子弹爆炸只有一次,这意味着,杨嘉墀也只有一次测量数据的机会。


另外,中国研发原子弹是摸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虽然有各种模拟数据,但具体爆炸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没有谱。
为了拿到准确的实验数据,杨嘉墀带领团队提出多个应对方案,并且制作了多个测量设备。
其中“火球温度测量仪”“冲击波压力测量仪”“火球光电光谱仪”等设备,不仅成功测量了原子弹爆炸的相关数据,“火球光电光谱仪”还成功应用于氢弹爆炸测量中。
后来,这些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除此之外,杨嘉墀还帮助清华大学开设自动化进修课程,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自动化系。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给年轻人讲课。
因为他明白,光靠他们这代人的努力还不够,中国科学技术想要长远发展,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为了年轻一代,能早日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杨嘉墀甘愿做年轻人的桥梁。
在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炸之后,中国科学家们并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毛主席的一句话,让中国科学家的目光,从地面转移到了天空。


五、


“原子弹和氢弹都有了,我们还要有卫星!”
随着毛主席这句话,人造卫星工程也被提上日程。
1965年,人造卫星正式开始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杨嘉墀作为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全程参与卫星总体方案设计,并负责后期相关数据测量工作。


就当所有人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浩劫却席卷而来。由于杨嘉墀有多年美国生活背景,被列为重点审查对象。
期间,他所有行政职务都被停掉,每天还得写“交待资料”。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
只要有时间,他就钻到实验室,继续自己的研究。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垂头丧气,毫无斗志。一些人还会私下吐槽,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开始,杨嘉墀并没有理会。后来,每次看到有人垂头丧气,杨嘉墀就给他们加油鼓气。
正是因为有像杨嘉墀这样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科学研究的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计划,才没有被耽误。
后来,杨嘉墀被下放到单位食堂劳动,他也没有停下研究的步伐,一不小心露了一手绝活。


六、


当时,北京礼花厂女职工王世芬,在爆炸事故中受伤严重,失去了一只手。
杨嘉墀得知此事,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由人体神经信号控制的假肢,技术含量很高。
这个高科技假肢不仅帮王世芬解决了大问题,后来还远销海外成为畅销品。起初,王世芬不知道杨嘉墀的身份,还以为只是一个脑袋有点聪明的技术师傅。


来源:新浪新闻 2009年10月31日

后来她才得知,为自己制作假手的人,竟然是一个搞国防建设的科学家。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当杨嘉墀从广播中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后来,中科院组织一个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日本,周总理点名让杨嘉墀做团长,把他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太空游子”成功发射。既然是返回式卫星,重点自然在收回上。
按照原定计划,卫星要在天上飞三天,然后到达指定地点收回。
可谁都没想到,卫星刚飞了一天,氮气数据就突然开始断崖式下降。
这个变故,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按照这个下降速度,卫星的氮气存量肯定不够三天,只能提前收回卫星。
虽然毛主席之前说过,只要能成功上天,再成功回收,就算成功。但所有人都不愿意,这个成功是打过折扣的。
作为卫星发射的总指挥,钱学森立马召集相关专家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但支持提前召回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这个时候,钱学森把目光看向一直没有发声的杨嘉墀。
或许是感受到了钱学森的目光,杨嘉墀坚毅地说,根据自己的计算,氮气含量足够支持卫星飞三天。数据之所以断崖式下降,可能不是泄露问题,而是因为温度的关系。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确实有杨嘉墀说的这种可能,但在当时谁都不敢冒这个险。
钱学森在沉默了一会儿说,向中央报告,卫星按原计划三天后返回。幸运的是,一切果真如杨嘉墀所计算的那样。


来源:新浪新闻 2009年10月31日

三天后,成功回收卫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而立下大功的杨嘉墀,却选择深藏功与名。


七、


1980年,61岁的杨嘉墀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随后,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生,为祖国培养新的技术人才。
他总共带出了5名博士和6名硕士,这些人才后来都成为我国航天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中叶培建更是成为了我国探月总工程师。
除了教书育人,杨嘉墀还时刻关注着国际科学界的动向,避免我们被其他国家落下。
1983年,杨嘉墀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四人,联名给国务院写信,建议国家在注重短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高新科学的研究,也就是文章开头的“863计划”。


后来,他还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在任职期间,他积极联络国际航空强国,把我国优秀人才送到海外去深造培训。
1991年,72岁的杨嘉墀被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后来,他再次联名二十多位科学家上书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振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希望国家能注重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国家很重视这份建议,专门拨出一亿元经费予以支持。
1999年,在举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这位共和国功臣挂上了“两弹一星元勋奖章”。
四年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杨嘉墀星”。
从此,他的名字可以永远留在这片,他曾为之奋斗一生的天空。
2006年,87岁的杨嘉墀因病住院。
即便重病在身,他还不忘嘱咐前来探病的人,有几件事儿我们(国家)一定要做。
一个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一个是发展重点实验室,注重与国外同行交流。还有一个就是,抓紧培养年轻科研人才。
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杨嘉墀去世后,时任“嫦娥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叶培建,作为杨嘉墀的学生送上挽联:
出吴江,学哈佛,归国效力,八十七,做人做事皆楷模;
精仪表,掌自动,再领信息,八六三,两弹一星建奇勋。
这副挽联虽然能高度概括杨嘉墀先生的一生,但他对祖国科学技术的贡献,却是无法用言语概括的。
又是清明,怀念杨嘉墀先生,怀念所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民英雄!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素材来源:CCTV10、中国新闻网、新浪新闻等。
#精品长文创作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