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热门分类
  • 二手房
  • 租房
  • 招聘
  • 二手车
  • 交友
  • 服务
  • 发帖数452
  • 粉丝2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属组:情报中将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0/11/02
手机:未填写电话号码
邮箱:47586948@qq.com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热门排行榜
  • 本周热榜
  • 本月热榜

教出多位“两弹元勋”,最牛老师的瓜!

[复制链接]
万小刀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9-27 19:14:4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


今天是教师节,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一位好老师不仅可以改变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时代,甚至可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两弹一星”就是这样的工程,“两弹一星元勋”就是改变时代和国运的人。有位科学家虽不在此列,却被称为“蘑菇云的打造者” ,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师的大师”
就连邓稼先、钱三强、朱光亚等元勋见到了他,都要毕恭毕敬地喊一声“先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也曾受业于他。
他叫赵忠尧,曾为“两弹一星”工程提供了加速器。
而促成此事的人,还是“懂王”特朗普的叔叔,他在麻省理工当过教授。也正是这位教授的欣赏和一记助攻,帮赵忠尧获得了加速器,为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按下了加速键。


如果不是一些阴差阳错的失误,赵忠尧一定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而这位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大师,从小就很会动脑筋。
1902年,赵忠尧生于浙江诸暨,因父亲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痛心疾首,对他寄予厚望,无奈赵忠尧自幼体弱,体育课总拿0分。
既然身体不行,那就用脑子,赵忠尧干脆弃武从文,立志用知识拯救中国。
18岁那年,赵忠尧不负众望,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扩建为东南大学),就读于数理化部。


1924年春,22岁的他提前半年修完了高师的学分,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准备继续深造时,一个噩耗传来……


二、


父亲去世了,家庭顿时陷入困境,赵忠尧只能暂停学业,先就业挣钱养家。
他向母校写信求职,被推荐给叶企孙先生当物理系助教,边教书边学习,补足高师与本科的学分差额,获得东南大学的毕业资格。
1925年,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请叶先生回母校任教,赵忠尧便随恩师一同北上。
师生二人在清华成立物理系,创办物理实验室,赵忠尧一边继续进修,一边教授实验课,王淦昌周同庆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可受人尊敬、衣食无忧的他,一想到一件事,就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在清华,赵忠尧日渐感受到,中国与西方科研水平的巨大差距,而无法接触到世界科技前沿,更让他焦急万分!
为了振兴中国科学,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1927年,他等不及清华六年一度的公费出国名额,决定自费留学,向老师和朋友借了些钱,又申请了清华每月40美元的半费补助金。
出国前夕,他与郑毓英完婚,婚后,妻子回到诸暨,帮他照顾年届古稀的老母亲。
没了后顾之忧,赵忠尧带上简单的生活用品,便只身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密立根教授。


谁知,他初来乍到,就把密立根气得火冒三丈!


三、


赵忠尧竟然嫌密立根给他的课题,难度太低了。
他认为那个课题虽然容易获得学位,但学不到多少东西,回国后也派不上用场,便要求换一个。
要知道,在那个教授代表权威的时代,赵忠尧的要求不仅有违加州理工学院的惯例,也是密立根执教以来从未遇到的。


但他还是破例,给赵忠尧换了个新课题,《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测量》。
结果,赵忠尧还是嫌太简单了,竟回答说:“好,我考虑一下。”
密立根一听,当场就发火了,赵忠尧这才勉强接受新课题。
师生二人谁也没料到,这个被嫌弃的课题,竟意外把赵忠尧,推向了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发现!
1930年,赵忠尧不仅顺利完成导师布置的课题,还在实验中发现,当硬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测得的吸收系数,竟比公式的结果大了约40%。
于是,他又独立完成了更高难度的,硬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实验。
通过实验,他发现伴随着硬γ射线在重元素中的反常吸收,还存在一种各向同性的、能量约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特殊辐射,于是写成论文发表。
后来事实证明,这种反常吸收是由于部分硬γ射线,经过原子核附近时转化为正负电子对,而赵忠尧发现的特殊辐射,则是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并转化为一对光子的湮灭辐射。
也就是说,28岁的赵忠尧,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观测到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的产生和湮灭的人,也是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这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发现,完全值得上一个诺贝尔奖。


然而这座本该属于他的奖杯,却落入他人之手。
这是为何呢?


四、


两年后,赵忠尧的同学安德逊受他启发,在宇宙线的云雾室照片中,发现了正电子径迹。
又过了几个月后,布莱克特、奥恰里尼又发现了更多的正电子,并对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湮灭的机制,做出了合理解释。
也就是说,赵忠尧才是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人,而安德逊等人的发现,建立在他的工作基础上。
但遗憾的是,由于他的论文太简短,与它所包含的内容不甚相称,再加上布莱克特、奥恰里尼的引述错误,将赵忠尧的成就埋没了。
后来,安德逊、布莱克特分别获得1936年、194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最早发现正电子的赵忠尧,却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主任的,瑞典皇家学会爱克斯朋教授坦言:“这是一个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虽然错失诺贝尔奖,但赵忠尧并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他来美国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学习前沿科技,振兴中国科学!
成功拿到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他前往德国哈罗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后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师从原子核大师卢瑟福。
然而,就在他为中华之崛起而潜心科研时,一个噩耗传来,赵忠尧顿时慌了。


五、


1931年,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东三省沦陷,国难当头,赵忠尧焦灼万分,准备提前回国,探索救国之路。
同年年底,他归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在中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并主持建立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钱三强、何泽慧、彭桓武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他边教书,边用盖革计数器进行γ射线、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立志科技救国。
此外,他还尝试平民教育,在河北定县农村搞了一个实验点,想要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面貌,可惜没多久华北沦陷,平民教育不了了之。
于是,赵忠尧日思夜想,又想出一条新路子。
当时,中国的工业极其落后,就连像铅笔这样简单的产品,也要从国外购入铅芯等半成品,然后在国内加工成成品。
于是,工作之余,赵忠尧省吃俭用,和叶企孙、施汝为等人,集资创办“长城铅笔厂”。
他从国外购置机器,在国内生产,“小则可以发展实用科学,大则创办国产工业”,“长城牌铅笔”由此问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科技、工业两条救国路都断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时局动荡,资金不足,铅笔厂易手了。山河破碎,赵忠尧的科研之路,也被迫中断。
这场战争,还让他成了科学家中最有名的乞丐。


六、


《南渡北归》中记载,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清华园后,赵忠尧冒死潜返实验室,取回装着50毫克放射性镭的铅筒。
为掩人耳目,他将铅筒装进咸菜坛子,死死抱在胸前,混入难民中,在战火纷飞中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九死一生,走了整整一个多月。
抵达长沙的临时校区时,原本玉树临风的海归教授,已经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乞丐”,这个事迹流传甚广,赵忠尧也因此“成名”。
但其实,那50毫克镭的运送者,另有其人。
此人名叫阎裕昌,是清华的保管员。日军占领清华园后,他拒不交出实验室钥匙,遭到毒打,后偷偷将实验室里的镭转移到家中,再送交给在天津的叶企孙运往昆明的西南联大。
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乞丐”并非赵忠尧。
真实的情况是,1937年北京沦陷后,赵忠尧和家人辗转南下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这一教就是8年,在那里,他为祖国培养了不少科学家的新星,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朱光亚等人,都曾受业于他。
1945年冬,赵忠尧应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之邀,前往重庆,担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
第二年,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赵忠尧作为科学家代表,登上“潘敏娜” 号驱逐舰,在离比基尼岛二十多公里的海面上,观看了原子弹的爆炸过程。
当壮观的蘑菇云翻腾而起时,赵忠尧成了全中国第一个亲眼看到原子弹爆炸的人,他惊讶于核爆的惊人能量,心中百感交集:我们中国,何时才能释放出这样巨大的能量呢?


其实,赵忠尧此行的目的,正是采购制造原子弹的核心设备加速器。
但当时一台完整的加速器,至少要40万美元,而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萨本栋先生,只筹了5万美元给赵忠尧,根本买不到加速器。
于是,赵忠尧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他决定自己设计一台加速器,只在美国购买国内难以买到的零部件,虽然极其费时费力,但可以省下不少钱。
幸运的是,赵忠尧遇见了一个贵人,这人就是川普引以为傲的叔叔,约翰·乔治·特朗普。


七、


为了设计加速器,赵忠尧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的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学习静电加速器发电部分和加速管的制造。
而实验室主任,正是约翰·乔治·特朗普。


和他的侄子不同,约翰为人和气,十分热心,非常支持赵忠尧的工作,给了他不少帮助。
约翰不仅向赵忠尧提供资料,还给他介绍专家,帮他解决问题,又将实验室里准备拆掉的一台旧的大气型静电加速器,当作“废品”转给他。
赵忠尧也很拼,辗转于各大研究机构,一边学习新的前沿科技,一边采购加速器零部件,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就在这时,祖国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远在美国的赵忠尧兴奋不已,毅然决定回国!
为躲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海关的严密检查,他将自己收集到的加速器零部件,分装成30多个箱子,与购买的教学设备混装,陆续运回中国。
但他本人的归国之路,却布满艰难险阻。
直到1950年8月,他终于拿到过境香港的签证,和钱学森、邓稼先等100多名留美学者一起,登上了回国的“威尔逊总统号”。


可正要启航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突然上船搜查,将钱学森800多公斤重的书籍和笔记本扣留,钱学森本人也被指为“毛的间谍”,被押送到特米那岛上关了起来。
不幸中的万幸是,赵忠尧虽然也被扣留了部分书刊,但人得以脱身,成功启程。
然而,前方等待他的,却是一场牢狱之灾……


八、


船开到日本横滨时,赵忠尧和另外两名学者,又被美军便衣人员,以“可能携带秘密资料”为由,逐件搜查行李,连一块肥皂都不放过……
之后,三人被关进了日本巢鸭监狱。
消息一出,立马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周总理为此发表严正声明,强烈抗议美国,世界科学组织,也对美国的丑行“深表遗憾”。
迫于新中国和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当局不得已,才将关押47天之久的三位科学家,移交给台湾驻日代表机关监视。
这期间,台湾当局派出代表,对赵忠尧威逼利诱,承诺只要他们去台湾,一切好商量,但赵忠尧完全不为所动,坚持回到祖国大陆。
1951年1月,赵忠尧抵达北京,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亲自主持了欢迎宴会,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钱三强等数十名科学家齐聚一堂欢迎他回归。
不久,赵忠尧将决定中国核事业命运的加速器核心元件,交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几年后,被美国认为“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也终于历经磨难,辗转回到祖国。由此,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正式拉开帷幕!
同年,赵忠尧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用带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7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他又主持研制成功,25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


这两台加速器的研制,推动了我国的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及核物理实验的发展,对我国核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年,赵忠尧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担任系主任。
然而,就在他全身心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时,一场运动风暴正朝他席卷而来!


九、


在那场运动中,赵忠尧被打成右派,十几年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错过了“两弹一星”的研制。
直到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赵忠尧终于恢复工作,担任副所长,主管实验物理部。


1984年,高能加速器的建造被提上日程,尽管年事已高,赵忠尧仍积极参加实验基地的建设,并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
五年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点安装就位,他又作为鉴定技术专家,郑重地在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年,赵忠尧已经87岁了,虽然错过了一个科学家建功立业、发光发热的黄金期,但仍在尽力发挥最后的余热。
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奖励给他10万港币,他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作为科学基金,奖励给有成就的科学青年。
三年后,赵忠尧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鸿儒硕辅,高山仰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老虽然错失诺贝尔奖,也错过了两弹一星,却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他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学生,就是他最好的“勋章”!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网。
#时事热点头条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精彩评论2

夜晚的灯火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9-27 19:15:34
转发了
仙子烊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9-27 19:15:54
[祈祷][祈祷][祈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