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热门分类
  • 二手房
  • 租房
  • 招聘
  • 二手车
  • 交友
  • 服务
  • 发帖数1439
  • 粉丝0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属组:管理员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2/10/15
手机:未填写电话号码
邮箱:ysbmoon97@gmail.com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热门排行榜
  • 本周热榜
  • 本月热榜

余华被骂,我笑得好大声!

[复制链接]
走走停停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2-8 16:39:1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爆炸的时代。

给你三分钟你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上可知天文下能谈地理,轻轻松松吃透四大名著。

你不信?

那你听“这个女人叫小美.....”



















看了吗。

曹雪芹先生花十年写了96万字的《红楼梦》,短短九句话你好像就门儿清了!

按童漠男讲话了。

你要再开个二倍速,嗬~你比人家UP主都厉害。







这叫什么?

叫“速食文化”,现代人“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

用“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强卖点。

但浓缩的就一定是精华吗?好像根本无人在意。

大人,时代变了。





清醒点。

这绝不单单是一个脱口秀的段子,而是滋生在短视频时代里的精神蛀虫。

派爷敢打个包票。

这样的“三分钟阅读”越火,人们越觉得获取知识容易,精神世界也就越匮乏。

毕竟,被嚼过的甘蔗没见过还甜的。

那么,如何重获阅读的能力?

或许这档节目能给出一个答案——

《我在岛屿读书》



《我在岛屿读书》,今日头条和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一档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

一看到嘉宾阵容,派爷我想都没想就点开了。

余华,文学界行走的“段子手”。

他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送给观众;一部《活着》诉尽命运的无奈和生命的顽强。



苏童,中国最会写女人的男作家。

他阴郁的笔触总能精准揭露女性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改编自他的《妻妾成群》。



西川,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和海子,骆一禾并称北大三诗人。



请他们来干点啥?

会老友,聊闲篇儿,侃大山。

于浮躁的时代里,送你一个恬静的角落,构建了一出向往的生活。



这里是分界洲岛,岛上新开了一间书屋。

三位文坛大佬,一位年轻的旅行博主房琪成了这里的图书管理员。

此刻。

书屋内正因为一场“起名字运动”而变得热闹非凡。

打头阵的是诗人西川,他提议就叫“转念书屋”。



岂料,余华想都没想立刻站出来拆台。

不得行啊,别回来进来的读者都跟着名字跑了。

一进屋就转念,不想看了咋办?

哈哈哈哈哈哈,如此企业级理解。

余华老师,不愧是你。



没有包袱。

“文人间的互怼”在这档节目里是随处可见的。

半点不夸张。

他们云淡风轻的一张嘴,就直接包揽了我一整天的快乐。

往眼巴前儿看,他们相爱相杀。

男人间的胜负欲总是突然燃起来的。

比如,余华和苏童。

这给他俩忙的,看照片比颜值。



翻书就要比成稿字数。

“不可能那么厚”;“也没那么多字”;“一定是咱纸张用的不一样吧”;“你再看看”.....

总之,处处写满“不得马虎,我很在意”。



最逗的,还有比待遇。

这场较量是围着文坛泰斗巴金创办的杂志《收获》展开的。

什么?你苏童说你85年就在上面发了文章?

那我余华就要告诉你,我如何让他们主编和编辑为我开先河创规则。

咋样,我这影响力不容小觑吧?



结果被苏童一句话反杀。

对不起,这也是我开创的。

余华只能憨憨一笑:行行行好好好!我落后了!





回望过去,乐可就更大了。

余华谈自己有一次搬家为了省事烧了所有的信件。

都有谁的呢?

莫言的,史铁生的,苏童的.....

屏幕前的派爷还没来得及替这些信件感到惋惜,就听到了余华老师抓准时机的疯狂输出。

他说:所有信里就数苏童的最没意思。



咋回事呢?

时任《钟山》杂志编辑的苏童老师想找老友们约稿。

可他有点真诚,但不多。

因为这套“手写群发短信”,他只改名字不改内容。

最社死的是,还带着上一封的印儿,他就给下一家送过去了。

(余华:过于愚蠢。)















西川乐得前仰后合也不忘补刀。

哎呦,没给你用踏蓝纸写不错了。

此话一出,逗得一桌子人哈哈大笑。苏童自己都觉得离大谱了。



发现了没?

没有顺应大环境去制造话题和爆点,《我在岛屿读书》寻的是一种人与人相处最自然的状态。

更趋生活化。

不设规则,没有任务。

就让他们面朝大海,举杯会友。扯着嗓子天南海北的聊,聊读过的书,聊见过的人,聊经历的事。

几期看下来,派爷有种听长辈讲故事的感觉,既勾人又容易代入。

等咱完全融入他们了,你又会发现,藏在这些朴实的语言背后的,是关于阅读的种种深意。



其中最让派爷印象深刻的。

是新老两代人对“阅读羞耻”的探讨。

A面,青春伤痛文学。

房琪被问到年轻人都读什么书。

和大部分人一样,她说自己上学时看的最多的是言情小说。

都看谁的呢?

桐华,郭敬明,笛安,韩寒....

但紧接着她又说:她不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为什么房琪会说这句话?

因为某种偏见一直存在。

派爷随便打开几个平台,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真的比比皆是。

而且,标题含“丢人”量极高。

我读书,但我读的是言情小说就应该感到羞耻吗?

不难看出,各个年龄段都有一部分人被困在这个怪圈里疯狂的打转。









丢人吗?

并不。

有时候你开始去读,你有这个动作,就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

正如苏童所说:

“阅读从来不可能不可以让你产生羞耻感。”







B面,逃避苦难。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爱读经典了?

或许并不是因为文字晦涩难懂让人频频发困。

而是生活的节奏太快,现状又足够让人焦虑,所以他们不想花时间去面对别人困苦的人生。

那这种下意识的躲避,会让年轻人的成长打折吗?



一定是会的。

苏童用鱼肉和猪肉举例子。

你看营养价值不同,你从中获取的能量肯定也不同。

经典作品里有的不全是苦难的人生,还有作者对生活哲思。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每本书能引领你往前走多少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今天你看琼瑶,你觉得自己走了5米,但明天读了托尔斯泰你会发现自己走了50米。

所以阅读的关键是什么?

是学会选择,懂得判断。

言外之意,你见的多了自然就能筛选出能帮你走的更远的书籍。

  























余华则把“逃避苦难”形容成一种“未到的缘分”。

他试图传递一个信号:不要轻言放弃。

不要因为一个作者的一本书没有打动你,就放弃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你应该知道。

每本书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作者自身的风格也在发生变化。

路走不通时,你换一条或许就遇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从而,也就抓住了能拓宽你人生厚度的那部分营养。





















全程没有任何说教意味。

他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写作经验去唤醒你的阅读热情。

就拿鼓励年轻人读经典来说。

他们总会先抛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他会告诉你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如何描写湘西,给你讲《月亮与六便士》有一个多么帅气的结尾,和你探讨《老人与海》中细腻的情感......



而在这些感悟中,你会发现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感悟也是非常不同的。

余华真正读懂鲁迅是在35岁。

他会感叹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锋利的文笔,会被《孔乙己》中鲁迅对窘迫的孔乙己的人物塑造而击中。



苏童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鲁迅的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情绪以及风格的多变。



而西川则透过作品看到了一位文人的风骨。

“在别的作家都要拥抱光明的时候,鲁迅是能面对黑暗的”



这些感悟都是如何得到的?

派爷认为是阅历和思考。

这说明什么?

书,你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总结归纳,而后这些财富才能为你所用。

你要明确两点:

首先,阅读是你的本能和权利。





其次,阅读能帮你向外远眺,向内求索。

你会在阅读中清晰自己的能力,明白世界的广阔,人性的复杂,生活的无奈。

你还能学会如何给自己松绑。



甚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你还能在反复阅读中获得新的养分。

这才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你说这些是三分钟短视频能给我们的吗?



娱乐至死的年代。

一个短视频确实可以用三分钟让你的“阅读满足感”直线飙升。

但归根结底,那是别人思考下的产物。

而你可能连对错都不知道,就傻呵呵的跟着满足了。

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对文化的拒绝。

慢慢的一座捆绑人类心灵的隐形囹圄就此建成了。

你不光被抽空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全部的耐心,你还被剥夺了精神的独立。

这不是经典的悲哀,而是我们的悲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