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分享到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马来西亚 2022-12-14 15:02 968人浏览 2人回复
摘要

(东博社记者/关秋韵)要说近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惊涛骇浪下,依然能破浪前行的行业,数字支付一定榜上有名。受益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势,新兴市场东南亚的数字支付规模从2019年的40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200亿美 ...

(东博社记者/关秋韵)要说近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惊涛骇浪下,依然能破浪前行的行业,数字支付一定榜上有名。受益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势,新兴市场东南亚的数字支付规模从2019年的40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2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

急剧攀升的数据释放着机遇的信号,吸引了不少中国支付企业出海布局。但当这群已经拥有成熟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的支付企业“南下”时却发现,这一方投资热土的竞争强度,以及小而散的市场给既有模式带来的挑战,都远超过往。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电子钱包成为东南亚首选在线支付方式 图源:澎湃新闻

东南亚的支付版图

当前的东南亚市场,现金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疫情中的“无接触”要求,催化了东南亚数字支付市场的蓬勃发展。

据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和Boku发布的《2021年移动钱包报告》显示,东南亚现金交易数量已从疫情前的48%下降到37%,电子钱包使用量则增长了4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产生的交易价值到2025年预计能翻一番。该地区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着数字金融服务(DFS)所带来的便利,所有参与者都在积极地进行数字化转变并掀起市场热潮。

在越南市场,得益于前期良好的防疫政策、向好的经济增速、较高的电商渗透率,其数字支付用户的比例正在攀升,仅次于中国和韩国,走在了东南亚甚至世界前列,当地的金融监管部门对数字化支付亦持开放鼓励态度,如越南央行将每年6月16日定为无现金日。

但不同于依靠电商为数字支付提供消费场景的模式,受其生活文化环境影响,新加坡的数字支付场景主要聚焦于线下,在餐饮、买菜、门店购物等实体消费中,二维码的普及程度也在疫情过后追上了信用卡刷卡、现金等传统付费习惯。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新加坡知名电子支付钱包——NETS PAY 图源:NETS PAY官网

虽然潜力大、增长快、预期好已经成为东南亚支付市场的整体趋势,但各国数字支付的交易额还处于发展不平衡阶段。从交易总额看,2021年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均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印尼更是领跑达到355.13亿元人民币,而老挝仅为5.11亿元人民币;从复合增长率看,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同比增长率在20%左右,缅甸却仅为 5%,老挝与柬埔寨也未超过10%。

此外,东南亚本地的电子钱包数量多而分散,同币种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电子钱包各不相同、标准不一。电商、打车、聊天、游戏甚至航空等任何你能想到的日常领域,几乎每个App都想开发自己的电子钱包做闭环交易,据印尼人民银行BRI数据显示,印尼的本地电子钱包数量一度超过了90个,GoPay、DANA、OVO 和LinkAja等各类型支付软件在印尼市场遍地开花。

而各支付软件之间争夺用户的价格战日趋白热化,用户的购物补贴从20%、30%甚至上涨到60%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四成的钱就可以买到东西,剩下的由电子钱包给予补贴,“已经到疯狂的程度。”蚂蚁集团东南亚区域总经理郏航这样形容。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OVO是目前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电子钱包之一 图源:联合早报网

但这些都并未影响到东南亚数字支付向前发展的趋势,新兴市场的活力正为这个业态带来更多可能性——比如,它们开始尝试走向联合。

2021年4月,新加坡支付企业 PayNow和泰国支付企业 PromptPay 合作推出毋须兑换当地货币的“即买即付”模式,建立起统一的支付接口(UPI),并向消费者增加二维码扫码等功能,最终实现无缝跨境支付。此过程中,两国的消费者只需支付3%~5%的费用,就可以向两个平台汇款,而通过线下跨境服务或传统银行,利率可能高达两位数。

“我们正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进一步的联系,在欧洲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之外,东南亚有很大的可能整合和建立起非单一货币的国家数字支付系统。”新加坡中央银行 MAS 的一位发言人强调。泰国银行(BoT)也有类似的目标,其发言人指出:“我们认为,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是刺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

由此可见,无论是向内挖掘还是向外合作,无论是电商业务还是支付数字化,东南亚数字支付的版图都在不断扩张,甚至是“野蛮生长”。这个火热的新“赛场”自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跑步进场,而在电子支付领域具有丰富积淀的中国选手显然也不希望缺席。

中企“逐鹿”热土

对于中资支付企业而言,他们知道,当耄耋老人与垂髫小儿都已对电子支付习以为常时,在中国市场上可发挥的空间就已经不多了。当蓝海渐红,迈向国际成为不少中资支付企业的一种选择。

而那些热衷到东南亚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在国外也希望使用电子支付的诉求,无形中加速了中资支付企业“下南洋”的脚步。跟随中国游客与中资支付企业一块儿抵达的,还有使用电子支付的理念和数字支付的不同形态。

在内外驱动下,东南亚国家的电子支付市场得到不断培育。而中资支付企业的业务范畴也逐步从面向C端(消费者),便利出境游的中国人,逐步过渡到服务所在国的本土市场。在此过程中,不同支付企业根据其资源技术基础不同,也出现了服务 B 端(企业)业务模式的分化。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从2015年起,蚂蚁集团相继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联手当地合作伙伴建设了本地钱包(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从2015年起,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相继联手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当地合作伙伴推出了“Alipay 全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不再参与直面C端的价格战,而是搭建一个钱包、银行、清算机构、商家都能参与的跨境支付平台,通过技术的连接帮助更多电子钱包间共享技术资源和商户网络,解决电子碎片化的问题。目前,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已落地18个蚂蚁 Alipay 标准的电子钱包,覆盖电商、餐饮、交通、购物等众多支付场景。

而基于跨境贸易庞大的支付需求,也衍生出了由连连国际为代表的跨境支付结算2B模式。对于深耕东南亚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这种业务模式比传统的银行、汇款公司更加便利高效。

2022年3月31日,连连国际上线印尼本地收款账户,为中国B2B(企业对企业)外贸商家提供跨境收款、货币转换等综合服务。通过连连国际开通印尼本地收款账户的中国外贸商家,可以像印尼当地企业一样,收取当地买家货款,完成收款后,还可以选择结汇成人民币入境或者直接使用印尼盾再进行广告、物流、仓储等境外付款。在此基础上,连连国际还升级了“国际信用卡收单、跨境收款、退税管家、VAT 付款、一键开店、索赔大师、全球付款”的全链路服务能力。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连连国际支付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图源:连连国际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中国已经发展成熟的二维码、转账支付,东南亚地区的支付市场暂未发展出主导型的在线支付力量:银行卡、储值卡、便利店代缴、电子钱包等均是用户常用的数字支付手段,消费者及企业对现金、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仍存偏爱。但随着各类型支付企业业务的深入,东南亚的支付格局或将被改写,数字支付市场正呈现出新的蓝海。

更多行业从中受益

当然,投资东南亚支付市场并非毫无风险。比如,存在制度和法律上有时不够清晰,或者不同国家法条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但在连连国际 CEO 朱晓松看来,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挑战不算什么。“因为东南亚跟中国正好相反,每个人都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但还没有足够多的‘公路’。”朱晓松说。

不过,相对于少数能够纵横金融科技领域的大型支付企业来说,电子支付,特别是跨境电子支付的发展,对于其他行业企业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们搭建了便捷支付的桥梁,畅通了企业走向世界的路。

就跨境电商来说,“由中国市场沃土培植出的支付企业可以帮助中国所有类型的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品牌出海、货通全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指出,跨境电商的赛道离不开跨境支付。跨境电商行业存在大量中小卖家,这些长尾用户对跨境收款工具的币种、费率、时效等单项服务能力的需求突出,近年来的数字支付应用以其门槛低、便捷、高效率和综合性获得广泛认可,目前中国50.5%的跨境卖家都将其作为最主要收付款方式。

在新零售业方面,中国数字支付终端逐渐出现在新加坡各类实体零售门店的收银台上,以支付为入口,在大数据、AI 等第三方应用的辅助下,相关商家通过应用后台,得以实现低成本剖析支付数据,综合客流高峰、客单价、SKU(最小存货单位)、退款售后等多维度认识消费者,区分核心客群与泛客群,继而系统化、精细化地升级管理。

“继续围绕区域化市场深耕差异化服务,有可能拓展更多的平台。”张周平认为,如果以跨境电商、零售这两种主业渗透率作为参照的话,中资支付企业在物流、餐饮、智慧物业、教育、保险等方面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量空间。


热土持续升温,中企“探路”东南亚数字支付

马来西亚的电商渗透率达到82%,电子支付可挖掘的市场巨大(图源:联合早报网)

高数字渗透率和数字参与度、海外数字平台投资增加、电子支付稳步扩张、官方政策强化……东南亚拥有着许多推动数字支付快速发展的关键特征,这个行业正站在起飞的风口上。而中企的投资布局还在不断推进,他们渴望寻到一种既符合商业利益又安全稳妥的双赢路径,以便能全心全意拥抱更广阔的东南亚市场。

评论
968人参与,2条评论

精彩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