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返回顶部
热门分类
  • 二手房
  • 租房
  • 招聘
  • 二手车
  • 交友
  • 服务
  • 发帖数61
  • 粉丝1

此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属组:情报中校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0/10/29
手机:14433509179
邮箱:zahn4es9o@reguser.com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热门排行榜
  • 本周热榜
  • 本月热榜

究竟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复制链接]
理想就是理想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0-30 13:44:39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



上周五《金刚川》第一天上映,我就去看了。


为了等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能聊得起来,硬是憋了一个星期,今天终于可以聊聊了。



有点意外,这部电影似乎遭遇了比《八佰》更两极分化的争论:认为好看的人甚至觉得可以送去参选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认为难看的人恨不得给打一个负分。



就我自己的感觉来看,打负分肯定不至于,我个人的打分比豆瓣上目前的打分要略高一些(豆瓣目前是6.5),介乎6.5到7分之间,不如《八佰》(《八佰》我打了7.5)



其实从电影院刚出来的时候,觉得拍得还是不错的,打分应该在7以上,但越是慢慢咀嚼,分数就越是有下降的趋势。



总的来说,我觉得其实这部片子有拍好的潜质的,但在一些方面确实差了口气,有的甚至不只一口。


关于《金刚川》背后的那场真实历史战役,我周一已经写了:


金城战役:《金刚川》背后的真实历史


现在我们就纯粹聊聊电影本身——完全是个人意见,如有不合,纯属不巧。








2



老规矩,还是先说优点。


首先还是要考虑到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因素——当然,这个可能也未必应该列入“优点”来说。



众所周知,《金刚川》的拍摄周期非常短,短到可能令人咋舌的地步,这应该也是管虎拉来郭帆和路阳一起导演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背景下,交出这样一部作品,应该说还是不容易的,这点还是要承认的。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这不是借口,既然拍完了,上映了,就只能接受观众基于一部电影的客观评判,这也是一件很公平的事。













其次,从影片整体的叙事逻辑来说,虽然是分成四个小板块,用四个视角叙述同一个故事,但整体逻辑还是比《八佰》要顺(并非没有瑕疵,这点后述)


比如当初《八佰》看完后,其实不少观众是有疑惑的:一开始那段芦苇荡的戏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突然间大家就要死守那座仓库了?谢晋元和日本的那个联队长见面到底想表达什么?其实是有一系列交代不清楚的地方的。


《金刚山》这次就处理得相对妥帖一些(当然也是因为故事不复杂),一开始虽然有些偷懒,但毕竟用旁白老老实实交代了时代和战役的背景,并且终于给出了一幅3D动态地图,告诉观众桥要搭在哪里,为什么要搭这座桥——一开始先把观众的观影思路给理顺了。



第三要说说演员。基本上,演员的演技全都在线。



这里尤其还是要说一句张译。这哥们确实没话说了,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欠他个影帝。这部电影确实是靠他给撑起来的。至于吴京,应该说演得中规中矩,但我个人觉得他似乎还是有点偶像包袱,从他在电影里牺牲前打信号弹的那个姿势或许可以看出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忆或留意一下。








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


电影中那位志愿军战士和女报务员同为四川老乡,两个人的感情戏我个人觉得表现得特别好,画面不多,点到为止,含而不露,大家一看就懂,而那样的结局又让人印象深刻,倍感唏嘘。



最后就是战争场面的渲染。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差距了,即便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赶出的一部电影,战争特效也是过关的,包括一些军事武器的细节等等,还是比较严谨真实的。


高射炮炮位被机枪扫射后战士们血肉横飞,没有任何渲染,就直接这样表现,我觉得很真实——战争片就是要表现战争的真实残酷,才能让人反思战争,珍惜和平。






电影中那段“喀秋莎”火箭炮摧毁敌方炮兵阵地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据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201团作战参谋刘凤文回忆,当时他们“喀秋莎”万炮齐轰的时候,确实得到友军部队的大力称赞。


3


说完优点,来说说不足。



首先还是要从叙事结构说起。



由于时间紧张以及三位导演同时上阵,影片分四个片段来叙述,这样的结构其实没问题,也挺取巧的——这里无贬义。



但是,四个片段运用大量的重复镜头,就有“拖时间”的感觉了。可以理解导演希望观众能不被“绕迷糊”的用心,但一些镜头重复过多,时间过长,久而久之观众心中是会产生厌烦感的,这点其实完全可以在剪辑的时候加以校正的,但可以似乎效果并不好。


然后说说第二个片段,即美军的视角——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提供一个敌人的视角,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由敌人的立场来看志愿军,如果拍得好,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惜,我个人觉得没拍好——这绝不仅仅只是指美军糟糕的配音。







你要通过表现美军的战斗顽强突出战争对双方都很残酷,没问题,但现在拍摄出来的效果,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


朝鲜战场上,一位美军的飞行员在僚机战友牺牲的情况下,毅然不惜违抗军令,为战友报仇。凭借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不屈的斗志,他反复袭击志愿军防空阵地,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端掉了志愿军两个高射炮阵地,眼看即将凯旋,但被最后一枚志愿军防空炮击中,壮烈牺牲。



我确实很反对刻意丑化矮化敌人,也不反对真实表现对手,但毕竟在这部影片里,还是有个主次关系的。即便完全抛开意识形态,这样的表现手法从业务上来说,也是值得商榷的。



更不要说那位美军飞行员脱掉飞行帽戴上牛仔帽那段,实在太夸张了,就算美国的主旋律电影这么拍,也是会被人感觉肉麻的吧……


那么,如果要从敌人的视角来表现志愿军的不易呢?看得出,导演是试图这么表现的,但我又觉得太刻意,有些话显得太假,太肉麻了。



在这时候,导演似乎又脱离了实际的残酷战场——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即使心里有敬意,也不会用一大堆听上去其实有点假大空的话来表扬对手的。包括那句“他们的工兵只需要半天能架起一座桥,而我们的工兵需要三天”,这句话严格来说也不是很客观(为此我很想写一篇长津湖战役里的“水门桥”战役)



在电影《集结号》中,有一段国民党军队冲锋的场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没有任何旁白,或者某人物对共军的赞扬,就是拼了死往前冲。那段镜头可能也就几十秒,但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谷子地这批人作为“炮灰”部队的不易和壮烈,随后,也会隐隐产生对作为中国人手足相残的那份不安。



而在《金刚山》的这段中,导演的用心是能感受到的,但却好比做了一锅“夹生饭”:吃是能吃,但嚼到嘴里总觉得哪里味道不太对……


第三点就是逻辑问题了,或者还是说,观众看了后还是有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这部影片的主题:“桥”。







不知道你看完后会不会有这么一个感觉:以片中表现的部队过桥方式,这座桥的作用似乎没想象得那么重要。


有好几次,美军飞机确实炸垮了桥梁,但至少从影片中表现的受损程度来看,部队过桥其实没什么大问题的,将就一下,甚至铺块木板,其实也能过的,最多延缓下过桥速度。为何反复修,修了那么久,最后也就是拼死修一座为了让轻步兵通过的桥?


更进一步,如果美军真的觉得这座桥有炸毁的必要,为何不一开始就用燃烧弹?为何总是零零星星发起攻击?为何只是每次炸断几个桥面就走了,不干脆把桥基也给炸了?


观众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的。



但那是因为,真实的历史中,志愿军修这座桥不是只为了让轻步兵通过的——轻步兵过桥的方式要灵活得多,而且,志愿军修桥的方式多种多样,非常灵活,甚至让美军想炸也炸不了。



这里就又要说到一个关键词了:历史。


4



拍这类电影,绕不过“历史”两个字。



或许有人会说,电影总有艺术加工,好莱坞的美国队长融入二战史,那么多夸张画面,怎么也没见人喷呢?


但那真的是不一样的。



拍这类电影和拍娱乐片不一样,是基于真实历史拍的,那么导演也应该尽量做到在还原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再做艺术加工,不然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比如说这座桥。


为什么志愿军拼死也要造出这样一座桥?那是因为这座桥不仅仅是用来过人的,更是要过各种运送物资的车辆和炮车的。



所以,真实历史中的这座桥,其实是这样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只要桥梁出现一处断裂,工兵部队就要拼死抢修——因为所有的辎重物资会过不去。



那么,美军为什么不拼死炸毁这座桥呢?



事实上,历史上美军确实拼尽了全力了:最多的时候出动过20多架轰炸机,投下近千枚炸弹,这还不包括2500多发炮弹。


那么,为什么炸不断呢?


这不仅仅是因为志愿军的英勇,还因为——如果用美军的视角来说的话,就是:


“不是我方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在真实的历史上,志愿军绝对不会造好一座桥就这样摆着等美军来炸,他们在上游伐树,利用水流把树木漂到下游造桥;他们会在美军轰炸时躲进防空洞,然后利用美军炸断的树木作为建桥的材料;他们白天只是造好隐藏在水里的桥基,晚上才会铺上桥板;他们还会把桥面铺在水面下大概30公分到50公分的地方,成为“水下桥”——飞机在上面根本看不出,但车辆却可以涉水通过。



志愿军还设置了许许多多的观察哨,敌人轰炸机只要过来,就会层层预警。至于轻步兵,他们还发明了飞索过桥的方式,人数少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用到桥。


所以,志愿军确实很英勇,在桥炸断之后会立刻抢修,反复抢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很聪明,会因地制宜,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朝鲜战争亲历者、美国人沃尔特·G·赫姆斯在他的《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中提到了很多志愿军战士的优秀之处,其中就承认,美军的对手确实是“智勇双全”。


而这种智慧和随机应变,是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面对装备和火力远优过自己的美军时能完全不落下风的主要因素——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大无畏精神和人海战术,早就在美军的碾压性优势火力面前尸骨无存了。


但是,在电影里,我们感受到的只有悲壮和勇敢,却没有什么其他。如果电影能把这些方面展现出来,哪怕几个镜头,就好了。不然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志愿军的步兵一定要等桥铺好才肯过去?







所以,这里可能也确实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如何在尊重历史和电影表现效果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比如漫威的复联系列,包括加勒比海盗系列等等,我每集都看了,每集都觉得挺爽的,但你现在叫我复述一下每集的大致情节和剧情,我恐怕一点也想不起来了——看的时候爽,爽过就完了。


但这类电影不一样。既然你的一大卖点是唤起观众们发自内心的情感,那就只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格,尽最大可能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这份情感。


比如看《金刚川》,其中一些桥段,包括最后人肉架桥,配上那段没有歌词只有钢琴伴奏的《我的祖国》,我确实有被感动到,被个体,被群体,但这种感动会慢慢伴随一些质疑而消退——这种消退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并非无法做到。


千万不要低看现在的90后乃至00后,他们虽然对以前的历史可能不是最了解,但他们拥有有史以来最便捷的了解历史的渠道和手段,他们对还原历史真相的诉求也是相当高的——他们不是只求看得爽的。







所以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


看《八佰》,最后谢晋元率全团撤退时几乎被全歼在桥上,确实很悲壮很感人,但事后他们会问:真的历史是这样吗?


看《金刚川》,我们志愿军战士日夜修一座供步兵通过的桥,高射炮不惜暴露方位也要掩护战友,最后大家人肉扛起桥梁,也很悲壮很感人,但事后他们也会问:我们就是靠这种方式打下朝鲜战争的吗?


把影片拍得让人感动确实不容易,但确实也不能为感动而感动。



5



最后客观总结两句。



平心而论,《金刚川》其实除了时间紧迫这个劣势外,还有一个隐形的不利因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关“抗美援朝”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除了建国初5、60年代的几部电影(《上甘岭》,《奇袭》,《英雄儿女》)之外,几乎就没有了,2007年的《集结号》也就是搭到了小小的一点边。







《上甘岭》剧照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对近年来第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是抱有很高期望的。


他们可能渴望的是看到长津湖,铁原,松骨峰或者上甘岭这样的题材,能真正告慰那些长眠在朝鲜的志愿军战士的更全面的电影。



相比之下,《金刚川》的切口比较小,确实无法满足这样的期待。



有人可能会拿《金刚川》来比较《敦刻尔克》,先不说两者的异同,单说一条:“敦刻尔克”这个题材在西方电影界已经被拍烂了,所以诺兰取一个特别的的切入口,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金刚川》不具备这个要素,所以承担的压力也会大很多。



但我个人认为《金刚川》的上映还是有意义的,它让我们再度去回顾当年的这段历史。


上期我发了“金城战役”之后,一位读者留言说“我只能取关你了”。我隐隐大概能猜到她的意思:她可能对“抗美援朝”有不同的看法。


我当然也只能对这种“刚烈”的做法表示遗憾。估计她应该也不会去看相关题材的电影。



但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能别人也很难改变,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接触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再做出你进一步的判断也不迟。


退一万步讲,就像我当年写过的一段话:



“六十多年前的这场战争,无论你愿意怎样争论,但志愿军战士们绝不应该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炮灰”,也不是什么为了“一将功成”而枯的“万骨”。他们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爸爸,他们确实是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踏上异国冰天雪地的战场的。


无论现在是因为何种原因,但当年他们为国出征,今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金刚川》基本上还是可以的。而我也希望,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开始,让我们有更多了解,有更多思考,也能让我们记住那些多少有些被人遗忘的“最可爱的人”。


顺带说一下,《金刚川》电影中工兵连的原型,志愿军第三工兵团3营9连连长张振智,在2000年给一所小学做演讲报告时,倒在了讲台上,与世长辞,享年78岁。



愿每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在天之灵,都能安息。









(全文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Powered by 安危情报站 X3.4 | Copyright © 2001-2021, 安危情报站. | 安危情报站
  • |